【教学内容】
《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》 (青岛版) 二年级上册第81页到83页。
【学情分析】
“倍”这一概念对二年级学生来说是比较陌生的,缺乏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。二年级的孩子年纪小,好奇、好动,注意力不持久。其思维特点是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。虽然已有向逻辑思维过渡的趋向,但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在很大程度上仍然与感性经验直接联系,主要依赖具体形象思维。因此我把“倍的认识”这一知识融合在学生的直观感受与操作之中,让学生动眼、动口、动手、动脑,在多种感官刺激中体验“倍”的概念形成过程,理解“倍”的意义。
【教材分析】
“倍的认识”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乘、除法的含义,初步掌握了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。它是学生进一步学习倍数关系问题的基础,也是学习分数、比例等知识的基础,它将贯穿在整数、小数、分数、百分数各个阶段的教学中,是本单元的教学难点。
由于“倍”的概念比较抽象,学生日常生活中接触少,缺少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,因此建立倍的表象认识有一定的难度。教学时,教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、引导者、合作者,应关注学生在数学活动中的表现,能够随着学生思维进行有效引导,使课堂成为师生情感交流、知识智慧共享的园地。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思维特点,让学生通过直观手段来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,并和已学过的知识联系起来,经历观察、操作、思考、交流等过程,从而发展学生的思维,感受“倍”的含义,理解“倍”的概念。
【教学目标】
知识与能力目标:初步认识“倍”,了解“倍”的意义。
过程与方法目标: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,初步建立“倍”的概念,并用这个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。在自主探索、合作交流、解决问题的过程中,培养观察、推理、迁移的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。
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:在学习过程中产生对数学的兴趣,养成善于动脑的良好学习习惯,培养自主探究能力,体验成功的快乐。
【教学重难点】
教学重点:建立“倍”的概念。
教学难点:理解“倍”的意义。
【教具准备】
多媒体课件、贝壳、学具、作业纸
【教学设计】
课前谈话
同学们,我们学校北边就是大海,老师最喜欢到海边捡贝壳。今天这节课我给大家带了几个贝壳和大家一起玩一下,喜欢吗?咱们比比看,哪些同学上课最会学习,发言最勇敢,你们敢比吗?
好,我们现在开始上课!(师生问好)
一、动手操作,玩中求知
1、看一看,揭示‘倍’的含义
我们首先比眼力,看谁眼力好:老师有6个贝壳,摆成一行。在上面再摆3个一行,大家观察一下,你能描述一下老师摆的贝壳吗?为了让大家看得更清楚,我根据第一行重新摆一下第二行。(分成两份)(如果第一行看成一份的话,第二行里就有2份……)(板书:6里面有2个、份、组3)同学们真棒,能用自己的话说得这样明白。
像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份、几组、几个的这种关系,我们的数学语言用“倍”表示。(板书:倍)这节课,我们就来研究——倍的认识(板书课题)
一个数看做一份,另一个数里面有几个这样的数,就是它的几倍。6里面有2个3,我们就说: 6是3的2倍(板书)。齐读
2、说一说,形成“倍”的概念
现在我们比小嘴,看谁表达能力强:为什么6是3的2倍?因为6里面有2个3,所以6是3的2倍。老师在回答为什么的时候用上了一个关联词:“因为……所以……”
你能像老师一样说一说吗?先自己说一下,再给同位说一下。
谁想勇敢地说一说:为什么6是3的2倍?用上“因为……所以……”
他的小嘴多巧,老师再变一下你还会说吗?
现在,请大家注意看,老师从第一行拿走一个贝壳,现在第二行是第一行的几倍?第二行的贝壳怎样摆才能看得更清楚?你为什么这样摆?(因为第一行有2个,所以第二行2摆在一起。)6是2的几倍?为什么?
3、摆一摆,加深对“倍”的理解
现在我们比小手,看谁手更巧:先听清老师的要求:请用手中的学具摆出两行,并且成倍数关系,看着你摆的学具说一说谁是谁的几倍。先自己说一下,再给同位说一下。听清楚了吗,开始吧。
谁想到投影上把你的做法跟同学们分享一下?学生交流。
同学们可真了不起,玩着就学会了有关“倍”的知识。让我们为自己鼓鼓掌吧!
4、猜一猜,形成“倍”的数量关系模型
现在我们比脑子,看谁更灵活:看屏幕,请你来猜一猜:
第一行有2个,如果第二行是第一行的4倍,第二行应该有多少个?你是怎样想的?
第二行有12个,如果是第一行的3倍,第一行应该有多少个?你是怎样想的?
5、练一练,巩固“倍”的含义
大家看,水中的小鱼也为大家加油来了,要知道小蓝鱼是小黄鱼的几倍有点困难了,玩贝壳的时候我们可以分开一份一份的,一看就知道是几倍,现在不能分开了怎么办?(圈一圈)你真聪明,把我们以前学过的圈一圈的办法用上了,真棒!希望大家向他学习,把原来的方法用到学新知识里,这种方法很重要。
谁能告诉老师你想几条小鱼圈在一起?你为什么5条鱼圈成一份?(课件演示:先圈,再出示10里面有2个5,10是5的2倍)
看来,大家都是小智多星啊,看下面的问题,你能自己完成练习吗?拿出练习纸来做第一题。
课件出示练习,学生独立完成。
谁最勇敢,把你的想法跟大家交流一下?(实物投影展示)
捡贝壳 金沙滩,光闪闪, 小贝壳,躺上面。 像珍珠,像玛瑙, 你也拾,我也拣。 |
同学们太厉害了!老师向你们伸出大拇指!我看同学们有点累了,请大家起立,让我们一起说一段关于贝壳的儿歌好吗?
课中游戏
课件出示:
请同学们边说儿歌边拍手。同学们说得真棒。请大家坐好。
二、深入理解,自主探知
1、我们玩得多么高兴。瞧,螃蟹和海龟也被我们吸引来了。(课件)
螃蟹是海龟的几倍?为什么?你能用算式表示它们之间的倍数关系吗?
学生列式,课件演示:8÷2=4。谁还有不同的想法?(强调“倍”不是单位名称,所以不用写)
小蓝鱼是小黄鱼的几倍?螃蟹是海龟的几倍?都是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,(板书)就是求1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,用除法计算。(板书)请大家一起读一遍。
2、看到老师和大家玩的这么高兴,学的这么开心,远方的小朋友也被吸引来了。瞧,他们也在海边捡贝壳呢!(课件出示情境图)
(出示信息)瞪大你的眼睛,看看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?
根据小朋友拾贝壳的情况,你能提出一些有关“倍”的问题吗?谁能解答这个问题?……
三、巩固练习,拓展应用
老师发现,咱们班的每个同学都是小数学家,解决起数学问题来又快又对。愿意和老师一起到数学乐园去继续玩数学、做数学吗?那就让我们一起出发吧!(课件)
1、我们的第一站是——智慧岛
圈一圈 填一填 ①△△ ②△△△ ○○○○○○ ○○○○○○ 6里面有( )个2 6里面有( )个3 ○的个数是△的( )倍 ○的个数是△的( )倍 |
课件出示:
大家看,岛上的小猴子被这道题难住了,大家愿意帮助它吗?拿出你的作业纸做第二题,赶快帮帮小猴子吧!
谁愿意上来告诉小猴子?(实物投影展示)
小猴子还有一个问题弄不明白:图①和图②里○都有6个,为什么图①里○的个数是△的3倍,而图②○的个数是△的2倍呢?谁能帮帮它?
小猴子太高兴了,它谢谢大家呢!
2、我们的第二站是——聪明屋
聪明屋的小熊听说大家帮小猴子解决了难题,也有一道题想请大家帮忙。(电脑演示)
大家愿意帮助它吗?拿出你的作业纸做第三题,咱们看看谁能最快帮小熊解决这道难题。
3、我们的最后一站是——开心园
开心园的袋鼠妈妈和小袋鼠邀请聪明的你们帮忙来解决难题呢!大家有信心吗?(电脑演示)
要求去年妈妈的岁数是我的几倍,怎样列式?今年妈妈的岁数是我的几倍?
看来,数学知识就在我们身边,就在我们的生活中啊!
四、全课总结
孩子们,这节课你们玩的快乐吗?谁愿意把你这节课的收获跟大家分享?
孩子们,我们的生活中还有许多数学知识,只要我们留心观察,就一定会有更多的发现。这节课就上到这儿,下课。
五、板书设计
倍的认识
6里面有2个3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,
6是3的2倍 除法
评论